作者:陳清風
編按:原文tī 1995年9--月,《台文通訊》第42期,第6-9頁刊出;漢羅用字有koh調整--過,羅馬字部份保留原本使用ê傳統白話字。
一、語文tī戲劇中ê重要性
戲劇ê演出,tī每一个民族ê文化活動中,lóng占真重要ê地位。戲劇演出ê形式,無論tùi舞台劇演變到電影劇,iah是電視劇,為著beh表達劇情所使用ê語言,lóng kap hit个民族所通用ê語言,有真密切ê關係,並且因為戲劇所使用ê語言kap所beh表達ê劇情,若引起觀眾共鳴ê反應,對hit个民族ê社會文化kap語言ê表達方式,無形中就產生引導ê力量。
語言tī戲劇ê演出中是必要ê條件之一,並且是上基本ê條件之一。親像文學是用文字,音樂是用音符,美術kap建築是用色彩、用形體,舞蹈是用身軀ê動作去做表現ê條件。語言若無tī戲劇中充分發揮伊ê功能,戲劇ê演出,就ē減少iah是失去應有ê戲劇性。
戲劇ê起源無論東洋iah西洋,lóng是tùi語言ê表達配合身軀ê動作開始--ê。上代先tùi一个角色ê獨白,演進到兩个角色ê對話,chiah發展到真濟角色ê對話去傳達預先設定ê劇情。語言ê表達方式,有用講--ê,也有用唱--ê,iah是講kap唱當時使用,che是有聲ê語言。另外tī舞台劇中用身軀ê動作(叫做「軀體語言」),iah是tī電影kap電視中用映像ê組合去表達劇情(叫做「映像語言」),che是無聲ê語言。
所以,構成戲劇ê基本要素是語言,無論是有聲--ê iah是無聲--ê。現代戲劇演出中,綜合運用佈景(美術kap建築)、音響(音樂)kap燈光(照明、幻燈kap雷射等)種種ê效果,是為著beh加強戲劇性ê效果niā-niā。當然用文字記載ê劇本,kap戲劇演出有直接密切ê關係。完整ê劇本,ē-tàng當做是文學ê一種欣賞,也就是「戲劇文學」。
戲劇是綜合性ê藝術,是同時有靜態--ê(文學、美術kap建築等)kap動態--ê(語言、音樂、動作等)ê表現;又koh是空間性kap時間性ē-tàng同時表現ê藝術型式。但是,戲劇本身若是無其他ê藝術(親像美術、音樂iah是舞蹈等等)ê配合,只有語(語言)kap文(劇本)ê表現,也ē-tàng構成一个獨立ê藝術形式。可見語文對構成戲劇ê重要性;換一句話講,戲劇主要是靠語文來表現--ê。
二、台灣傳統戲劇ê問題
語文既然是構成戲劇ê基本要素,語文也是構成民族文化真重要ê條件之一。按怎用戲劇ê演出來促進語文運動,就真值得逐家認真用心來探討。
為著beh促進台灣語文ê普遍化,lán一方面ē-tàng運用已經存在,並且有人繼續愛欣賞ê傳統戲劇形式;另外一方面tio̍h-ài拍拚創作新ê有夠水準ê戲劇形式。
Tī台灣時常演出ê傳統戲劇,是m̄是lóng ē-sái提來運用?若m̄是使用台灣本土語言(原住民語言、Hō-ló話kap客話)ê戲劇,對推動母語m̄-nā無路用,反倒tńg--來soah有敗害。若m̄是有關本土劇情ê戲劇,m̄-nā無teh推動家己ê文化,反倒tńg--來soah替外來ê文化做宣傳。所以,tī台灣各種ê傳統戲劇中,lán tio̍h-ài用(1)是m̄是使用本土ê語言kap(2)是m̄是表現本土ê劇情內容,chit兩个尺度去檢驗,chiah ē-tàng安心去運用。
Tùi所使用ê語言來區分台灣傳統戲劇ê種類,有:
- Hō-ló話--ê:白字戲仔(配南管樂)、車鼓戲(配民謠)、歌仔戲(配各種民間曲調)、布袋戲、皮影戲、Ka-lé戲等。
- 客話--ê:採茶戲(配山歌)、菜地戲(客家歌仔戲)、四平戲(仿京戲)等。
- 北京語--ê:京劇等。
- 原住民--ê:有豐富ê歌舞,親像豐收、拍獵、祈天祭等歌舞,但是無達到戲劇ê形式。
除了原住民ê歌舞無發展到戲劇ê形式,kap京劇是使用外來ê北京語以外,Hō-ló話ê歌仔戲kap布袋戲、客話ê採茶戲,ē-sái講是上流行ê台灣傳統戲劇,真受台灣囡仔大細ê歡迎。但是,真可惜,tī台灣用本土語言所演出ê傳統戲劇,傳統te̍k lóng tio̍h穿中國ê古裝戲服,表演中國古早ê代誌。歌仔戲是án-ne,採茶戲是án-ne,布袋戲也是án-ne;甚至面譜、台步、表情、身軀ê動作kap聲調大部份lóng學京劇ê hit套,莫怪中國人講台灣ê傳統戲劇是中國ê「地方戲」。
歌仔戲時常上演ê戲齣:《三伯英台》、《金山寺》(《白蛇傳》)、《空城計》(《三國志演義》)、《昭君和番》kap《三娘教子》等等,lóng是用京劇做藍本,演中國ê故事。布袋戲ê戲齣也差不多是án-ne。Koh-khah歹理解--ê是,現在有所謂「古典布袋戲」,弄布袋戲尪仔若弄到親像京劇所表演ê一舉一動,就是手藝上好ê大師,che就hō͘人疑問:台灣戲曲kap中國戲曲有啥mih分別?有人隨口講,歌仔戲kap布袋戲是台灣文化ê「國寶」。我想,chit種文化ê表現對台灣社會ê歹處比好處khah濟,若是無根本te̍k去改革,對推動台灣語文m̄-nā無幫助,恐驚soah ē變做阻力。
Tī 40、50年代ê時chūn,有歌仔戲團試演有關台灣本土ê戲齣,親像甘國寶過台灣、台南運河奇案、林投姊,iah是人道等等,可惜無繼續發展--落-去。Che是beh運用傳統戲劇去促進台語文,ē-tàng參考kap思考ê一个方向。
三、台灣新劇kap文化運動ê關聯
比較台灣ê傳統戲劇,台灣ê新劇雖然並m̄是真發達,但是,是khah好運用ê一種形式。新劇是針對傳統戲劇來講--ê,因為台詞是用日常用語kap對話方式來表達--ê,一般就稱做「話劇」。新劇tī 1910年,日本時代就引進台灣,當時叫做「改良戲」,由日本人編導台灣本土ê故事,親像《洪禮謨——火車棟仔》、《廖添丁》、《大賊簡火獅》等等。所編ê劇本並無對白,只有幕表說明劇情kap出場人物,男扮女角,用屏風做佈景,用歌舞技ê樂器做伴奏音響,揣台北市ê鱸鰻做演員,所以也hō͘人叫做「鱸鰻戲」,並無受台灣社會ê重視。後--來1919年,tī東京ê台灣學生張深切kap吳三連等bat組織過演劇團,tī台灣也有民興社文明戲劇團ê演出,素質提高,就受一般良家子弟kap智識份子ê歡迎,當時就稱做「文明戲」。
到20年代,因為有台灣文化協會ê提倡kap推動,前後有:彰化新劇社、星光演劇研究會、新光劇團、民運新劇團kap民峰劇團等等ê出現,素質koh提高一層,hō͘人叫做「文化戲」,台灣新劇ê演出真正開始接近西洋戲劇ê演出方式。當時ê演劇,一方面是為著台灣人ê文化運動效力來提倡新藝術;另一方面也為著政治運動出力,鼓舞對抗日本人ê統治。看hit當時演出ê劇名,親像《改良書房》、《復活ê玫瑰》、《良心ê戀愛》kap《自由花》等等,lóng tài有文化性、社會性kap政治性ê意義。
台灣ê新劇進入30年代,演劇團ê成員大部份雖然iáu是業餘性--ê,但是當時khah有台灣意識ê智識精英lóng肯出力tàu推動,iah是實際參加演出,而且認真研究戲劇ê編、導、演ê方法。前後有台灣演劇研究會、蝴蝶演劇研究會、文化演藝會等等ê組織,根據對新劇ê五點信念:(1)語言ài用台灣話,(2)服裝ài現代化,(3)劇情ài有提醒教化,(4)舞台裝飾ài現代化,(5)演員ài有教養等等ê認識,組團到台灣各地演出新劇,bē輸仝時chūn tī日本內地ê小劇場運動,iah是中國ê左派劇場運動,ē-sái講是台灣新劇ê黃金時代。可惜--ê是:(1)當時演出數十齣ê劇本真少完整留--落-來,iah是(2)演劇ê實況無用影片記錄--起-來,thang hō͘後輩做參考。不過,in hit種對「戲劇就是藝術、就是文化、就是教育」ê認識,kap認真推動促進ê態度,已經為台灣建立良好ê規範kap基礎。
20、30年代,上值得提出ê一个人是星光演劇研究會ê主持人之一ê張維賢。伊tī 1930年,特別去東京築地小劇場學習演劇ê藝術。兩年後,tńg去台灣就參加成立民峰演劇研究所,公開招募研究生,聘請連雅堂教台灣語,謝春木教文學概論,黃天海教演劇概論,吉宗一馬教音樂,楊三郎教美術,伊家己教演劇史kap演技。1933年,伊koh到東京ê舞蹈學院進修半年了後,tńg到台灣,就用演劇研究生做基本演員組織「民峰劇團」,用當時上新ê舞台佈置kap燈光、效果設備,演出徐公美ê創作《飛》、佐藤春雄ê《原始人ê夢》,kap Henrik Ibsen(『易卜生』)ê《國民公敵》(An Enemy of the People等高水準ê話劇,hō͘用台灣話演出ê新劇受著社會各界,特別是文化界人士ê空前重視,連日本人ê大學教授to去phâng場。
四、阻害台灣戲劇發展ê因素
台灣新劇自從30年代達到高峰以後,因為日本軍閥發動「七七事變」kap太平洋戰爭,就開始壓制有台灣文化意識ê台語新劇。戰後,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,一切文化活動ài配合in ê統治政策,特別是語言ê使用tio̍h-ài用「國語」(北京話),tùi中國引進大批ê中國話劇團到台灣表演中國劇本,台語話劇就án-ne無聲無息。1947年「二二八事件」前後,iáu-koh有興趣演劇ê台灣文化界人士,差不多lóng tio̍h看官方ê面色chiah敢tín動。到1949年,國民黨政府撤退到台灣,進入所謂ê『反共抗俄』戒嚴ê時代,台灣話ê使用只有存在tī民間,戲劇ê演出一律tio̍h用「國語」。60、70年代,為著beh貫徹in ê國語政策,消滅台灣話ê目的,連歌仔戲kap布袋戲to鼓勵人用「國語」演出,電視劇中m̄ bat讀過中國冊ê阿公、阿媽lóng soah tio̍h-ài ē-hiáu講「國語」。Chit个時期國民黨m̄-nā壓制台灣戲劇,連hit號日本人to m̄敢想beh消滅ê台灣本土語言,in也利用文化政策ê手段去kā消滅。
80年代ê後半,解除戒嚴令kap黨禁以後,台灣本土ê語言chiah-koh開始恢復普遍使用,但是「國語政策」ê後遺症,致使hō͘ 20、30歲以下ê一代bē-hiáu講台灣話,iah是變做「國語」比台灣話khah好ê「國語人」。40、50歲ê一代對爸母講台灣話,對子女就講「國語」。賰60、70歲以上ê一代chiah是真正ê「台語人」。Chit種語言文化錯亂ê社會狀態,tī世界上也真罕得看--著。
因為語言不止是溝通ê工具niā-niā,語言也是文化表達kap思考方式ê根據。詳細觀察台灣社會使用語言族群ê現象,「國語」族群kap台語族群ê文化表現,意識傾向kap政治歸屬認同等等,lóng有真微妙ê差別。
針對beh改正chit種文化錯亂ê現象,推行台灣本土語文教育可能是上基本ê方法!但是,對一般ê社會大眾,提倡台灣本土戲劇活動,普遍深入學校、團體kap民間,用家己ê語言演有關家己ê代誌,是逐家lóng做ē到--ê。演員ē-tàng訓練正確使用家己ê語言,編劇ē-tàng熟用家己ê文字,觀眾ē-tàng看、聽kap感受家己ê語文美妙ê所在。透過戲劇活動,現代ê台灣人,無論tī島內iah是海外,beh促進「喙講台灣話,手寫台語文」ê台灣文化運動,就有一種直接koh有效ê方法thang運用。因為戲劇ê演出,ē-sái是專業性--ê,也ē-sái是業餘性--ê。60、70年前,台灣文化協會ê時代,lán ê前輩已經證明是做ē到--ê,90年代ê台灣人,環境條件lóng khah好,koh-khah做ē到,問題是有熱心beh認真去做iah無nā-tiāⁿ。
台灣人有beh建國,但是台灣人ê文化若無先養成起來到有家己特別ê性格,文化上也iáu是別人ê殖民地,真正建國ê路途可能iáu有一大段thang行。比論講語言、文藝、美術、音樂、戲劇、歌謠iah是服裝等等,若無台灣人家己ê特色,éng-éng就ē tī有意iah是無意ê中間去認同別人ê文化,行向「同文同種」統一ê陷阱。建國ài先建立家己ê文化。建國ê要件是政治、經濟kap文化,文化若無先獨立--起-來,經濟基礎kap政治意識可能隨時ē去依靠別个國家。因為任何一个族群ê群體意識,是tī有形iah是無形中,hō͘ hit个族群ê文化引導認同ê方向。有一寡台灣人ē去認同中國,就是因為in已經代先認同中國文化ê關係。
五、探討演劇促進台語文ê可能性
影響台灣戲劇文化活動ê發展,主要是政治問題,日本時代是án-ne,戰後ê戒嚴時代也是án-ne。但是,政治人物時常也ài利用戲劇活動去達到in ê政治目的。Chit種「政治掛帥」ê戲劇活動,日本時代末期有所謂「皇民奉公會演劇挺身隊」ê台語話劇團,扮演《志願兵》iah是《莎鴦之鐘》hit類灌輸侵略思想,做日本統治者ê宣傳工具。Tī『反共抗俄』ê時代,也由國民黨領導演出《女匪幹》iah是《延平王復國》hit種做『反攻大陸夢』ê台語戲劇。近來tī台灣為著配合民主改革運動,時常有針對批判政治腐敗為題材ê「街頭劇」ê演出。Tī海外台灣同鄉集會ê場合,也有類似ê演劇活動。Chit種「政治掛帥」ê戲劇活動,雖然ē-tàng證明戲劇是真好ê宣傳工具,但是,「政治掛帥」ê演劇,beh達到有文化水準ê程度,是有伊困難ê所在,反倒tńg--來,有時也ē變成戲劇發展ê毒藥。
戲劇ê活動是一種用語言為主ê綜合藝術文化ê表現。用演講式--ê、說教式,iah是直接宣傳式ê方法演出真濟題材,lóng真歹達到真正有「戲劇性」ê戲劇。戲劇性是演劇ê靈魂,無戲劇性就無趣味性、無藝術性kap無想像性。「政治掛帥」ê戲劇演出,上大ê特點是主題明顯、劇情簡單、善惡分明,觀眾免看完也知影結局是按怎。若是演員無舞台經驗beh演出chit種ê宣傳劇,就ē變做無戲thang做(無戲劇性)koh beh強做戲ê情形;iah是觀眾只認同題材ê主題意識kap演員本人,演了好bái lóng無關係,hit種非戲劇性ê反應。
戲劇beh表現政治意念、社會人生、男女愛情iah是任何世間發生ê代誌,lóng無限制。Beh ài有好ê演劇,先ài編寫好ê劇本。Beh寫好ê劇本,ài先知影構成戲劇ê基本要素。好ê小說家,無一定是好ê編劇家,雖然in lóng仝款真gâu搬用文字去做表達ê工具。
一个好劇本m̄是kan-taⁿ beh hō͘人做字面上ê欣賞nā-tiāⁿ,劇本中ê台詞ài口語化,符合角色ê身份、時代背景、社會環境,kap個別ê性格等等,hit个角色tī舞台頂chiah ē真、chiah ē活。換一句話講,寫作劇本以前,先ài了解啥mi̍h是舞台演劇ê條件?Beh寫hō͘啥mih款ê人演?啥mih款ê人看?目的是啥mi̍h?仝款ê原則也ē-tàng應用去寫電影iah是電視劇本,但是因為電影kap電視中主要ê角色,無一定需要講話,所以kap舞台劇本用獨白iah是對話為主ê形式無sio仝款。
啥mi̍h是好劇本?有時是ài看hit个劇本有舞台化ê可能性iah無,有時是ài看hit个劇本有符合演出ê目的iah無,來做標準。所以,真濟業餘性ê演劇並m̄是為著藝術,是為著某一種目的。劇本對in來講,是無啥mih好bái ê分別。但是,tng lán beh運用演劇chit種表演藝術去提升台語文運動普遍化ê時chūn,編寫劇本就ài特別慎重,因為che是有理想、有目的,並且tài有推動台灣文化ê使命。
由演劇ê過程:「劇本 → 演員 → 觀眾」是「單數 → 多數 → 眾多數」ê性質來看,演劇是大眾媒體ê一種,而且每一个過程lóng kap語言ê使用、表達、感受、反應有直接ê關係。若將劇本看做是教材,演員是教員,觀眾是學生ê時,劇本ê重要性就真清楚。
若是有真濟有寫作經驗iah是對戲劇有興趣ê人,投入去編寫真濟台灣話ê劇本;若是有真濟個人kap團體有興趣去演出hit个劇本;觀眾ê來源並m̄是問題,因為「看戲」是人ê本性之一。
由台灣ê傳統戲劇kap新劇發展ê歷史過程來看,現在tī台灣ê政治社會環境kap經濟條件,是台灣戲劇koh復興ê最好時期,hō͘台灣話ê演劇chiâⁿ做促進台語文ê可能性,變做無需要爭論ê問題。問題是,有偌濟人投入?有偌濟團體機構支援?Ē-tàng維持kap堅持偌久?
編按:一寡語詞有小可修改,「中國、中國大陸、大陸」等詞一致寫做「中國」,「而已」改做「nā-tiāⁿ」。
戶名: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
電匯:123-20-050514-2
華南銀行士林分行活儲
戶名: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