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bat台灣音樂文化

主講/顏綠芬 

記錄/李    維

本文是2024/6/12「台語sa攏有」講座ê摘要記錄
顏綠芬是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,bat擔任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任、教務長,現此時是文化部文資局審議委員。

Tsit擺講座邀請顏綠芬博士tshuā lán來認bat台灣ê音樂文化。顏綠芬講,差不多30年前,揣無台灣本土文化ê書,你若講beh來研究、整理kah出版,liam-mi ē hōo人應講:台灣kám有文化、歷史?甚至ē講台灣kan-na「區域史」。Tse完全是烏龍se̍h桌,刁意故beh打壓台灣人ê本土意識,m̄-koh「千年田地八百主」,經過前輩ê拍拚,tsit-má愈來愈濟人leh關心台灣ê本土文化,mā leh走揣lán台灣家己ê故事。


講著台灣ê音樂文化,ài先uì學生仔ê認bat開始。Tsit-má台灣ê音樂課本包山包海,除了基本ê樂理智識,音樂歷史有西洋--ê、中國--ê、世界--ê lóng有。歌曲有民歌、藝術歌曲kah流行歌,來源豐富,除了華語、台語、客語、原住民族語以外,koh有外語歌曲,總算--起-來,lán家己國家ê音樂suah無全部ê十分之一。


因為目前社會環境無啥關心文化類ê課程(音樂、美術等),hōo台灣人到tann lóng無啥了解家己國家ê音樂文化。多元文化ê認bat當然tsiânn重要,m̄-koh「想beh學飛ài先學行」,家己本土ê音樂tio̍h-ài先學習、熟sāi,培養lán家己ê文化認同、對lán家己ê文化感覺驕傲,tsiah來認bat其他國家ê音樂文化。


若是beh介紹lán台灣ê音樂文化,ài uì台灣社會開始講起,除了原住民族豐富ê音樂文化,台灣koh有福建、廣東移民帶--來ê「戲曲」(北管、南管),koh有in透過生活經驗、傳承--落-來ê「民謠」,荷蘭、西班牙傳教士傳--來ê「聖詩」,hām日本人留--落-來--ê、hit當時ê「流行音樂」。


民謠


顏綠芬說明,民謠是講用hit个族群ê語言,喙傳喙、耳傳耳,通常內容簡單、kah生活經驗結合,ē-tàng反應當時人民ê生活情感,像原住民ê khang-khuè歌、祭典歌、婚禮歌,漢語系族群ê作穡歌、sio褒歌、唸歌ê江湖調等等。其中上出名--ê就是陳達ê恆春民謠〈思想起〉,是移民吸收傳統ê音樂,tī在地蹛久--來創作ê音樂,充滿台灣特色。


聖詩


清國簽《天津條約》了後,台灣ê淡水港、打狗港開港通商,開始有西方人來貿易kah傳教。台灣uì hit時接觸傳教士帶--來ê西方音樂,初初時以教會聖詩為主。西方音樂ê系統包含五線譜、樂理、和聲(hô-siann)ê音樂,koh有合唱團ê表現方式、鋼琴、風琴ê學習。Hit時ê西方音樂,上kài重要--ê是使用白話字,hōo漢人ē-sái快bat字、讀聖經,mā自án-ne留一寡重要ê歷史資料落--來。


流行音樂ê出現


顏綠芬表示,lán leh講ê流行歌,是指20世紀透過大眾媒體(唱片、廣播、電視、網路等)傳播ê音樂,ha̍h民眾口味ê商業創作。流行歌ē-sái反應社會、時代,以愛情題材為主,產量大,m̄-koh kan-na經典ē留--落-來。


台灣頭一改大流行ê歌曲,是古倫美亞(Khoo-lóng-bí-iah)唱片公司發行ê電影宣傳仝名曲〈桃花泣血記〉,七字做一句,四句做一pha,tī形式上是延續唸歌iah是歌仔戲「七字仔」ê傳統。經過故事慢慢推展,沓沓仔講出男女主角tī hit時ê傳統規範之下,所受--著ê壓力kah犧牲。一首歌唱--來,親像電影tī目睭前leh搬,hōo聽者除了欣賞傳統音樂,koh同齊tuè故事ê情緒起起落落;又koh因為是西洋ê樂器伴奏,音樂編曲效果無仝,唱法mā kah傳統戲曲有tsiânn大ê精差,hōo hit時ê人一種全新ê體驗,莫怪tshìng到規台灣,唱片賣kah hì-heh叫。


1930年代ê流行音樂


有〈桃花泣血記〉ê成功,hōo逐間唱片公司開始願意投資,發展tsit款新音樂ê製作,mā鼓勵鄧雨賢、姚讚福等受過西洋音樂訓練ê gâu人投入創作流行音樂。Tsit時流行歌壇濟濟gâu人,作詞有林清月、陳君玉、周添旺、李臨秋、陳達儒等;作曲有王雲峰、鄧雨賢、姚讚福、陳秋霖、吳成家等,歌手有林氏好、純純、愛愛、艷艷、青春美等。In有ê是民間戲班出身、有ê是音樂界、學界出身,lóng是真出tioh ê歌手。


日本皇民化時期


1937年後,日本tshui-sak皇民化運動,強迫台灣人講日本話、穿日本衫,本土語言ê歌曲、戲曲lóng hông禁,幾若間唱片公司倒擔,因為hit時kan-na ē-sái唱日語歌。鄧雨賢化名唐崎夜雨,譜寫〈郷土部隊の勇士から〉、〈蕃社の娘〉等日語歌曲。除了唱日語以外,tsit時ê歌曲若kah當時政策無ha̍h,仝款ē hông禁。


國民政府時期


戰後,國民政府為著in ê政治權力,用高壓ê方式消除日本時代統治ê痕跡,強迫改變台灣文化,無論文學、音樂、藝術,lóng ài配合國家政策。1949年呂泉生因為二二八事件造成ê傷亡太濟,心酸鬱卒,為tse寫出〈杯底不可飼金魚〉〔1〕,是希望台灣各族群ē-tàng像歌詞án-ne「朋友弟兄無議論」,坐落來kā酒lim hōo ta,杯底m̄-thang留酒,歡歡喜喜過生活,化解giâu疑kah冤仇。


當代台灣音樂


台灣自解嚴了後,各種文化活動興起,流行音樂產業發達。顏綠芬特別想beh kā逐家介紹--ê是當時為著記念九二一大地動ê傷亡,由李敏勇作詞、蕭泰然作曲,寫ê《傷痕之歌》,是kā心內ê thàng疼化做ǹg望,希望iáu tī--leh ê人ē-tàng繼續向前、面對生活。


講座上尾,顏綠芬講,台灣因為特殊ê歷史環境kah多元族群,有非常豐富ê音樂文化,uì民謠到流行音樂,有tsiok濟人用音樂記錄tsit塊土地各族群ê生活kah情感。透過認bat台灣音樂文化,培養家己ê文化認同,tsiah thang hōo阮無論徛踮世界啥mih所在,lóng ē-sái維持lán ê驕傲kah自信。 

1.編註:歌名ê「不可」讀做「m̄-thang」。

台語sa攏有  線頂看影片









#台語sa攏有講座 專欄,本文使用教育部推薦漢字kap台羅。

#台文通訊BONG報 364期,2024年7月出刊。

歡迎捐款贊助 #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

(捐款可抵稅,匯款後請通知02-23112199)



郵政劃撥:19021486
戶名: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

電匯:123-20-050514-2
華南銀行士林分行活儲
戶名: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


#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需要你ê定期捐款,逐年贊助本會(台文通訊BONG報發行單位)NT$2,400,lán做伙復振台灣語文ê事工kap雜誌編印發行費用,捐款thang抵稅。